科学出海第一站
  • 前8月出口增8倍,海关精准服务护航企业出海

  • 作者:出海邦   信息来源:出海邦 
  • 2025-09-28 16:57 收藏
  • 海关服务 企业出海 精准服
  • 9 月 26 日,西宁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8 月,青海省新能源产品出口延续爆发式增长态势,合计出口值达 20.9 亿元,同比激增 8 倍,成为拉动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 “核心引擎”。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与新能源汽车三大品类表现亮眼,尤其新能源汽车实现 “从无到有” 的突破,彰显青海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从细分品类看,青海新能源出口呈现 “主力突出、多点突破” 的特点:

    锂离子蓄电池成绝对主力:出口额 19.7 亿元,同比增长 9.7 倍,凭借高能量密度、稳定性能等优势,成为海外市场的 “抢手货”;

    光伏产品稳步增长:出口额 1.2 亿元,同比增长 1.6 倍,产品覆盖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远销欧盟、日韩等发达市场;

    新能源汽车实现零的突破:出口额 29 万元,尽管基数较小,但标志着青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迈出 “出海第一步”,为后续规模化拓展奠定基础。

    一、 海关 “精准施策”:破解新能源出口 “急、特、新” 难题

    新能源产品出口具有 “时效要求急、运输特性特、技术标准新” 的特点,对此西宁海关针对性推出 “一企一策” 服务方案,从政策辅导、流程优化、通关便利化等多维度发力,为企业打通出海 “快车道”:

    风险预警 + 政策辅导,帮企业 “吃透规则”:实施锂离子蓄电池等重点商品专题监测与风险预警机制,动态跟踪国际锂离子蓄电池运输法规、海外市场准入标准的最新变化,深入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通过政策宣讲会、企业座谈会等形式,手把手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关税优惠政策,降低合规成本。

    “一对一” 对接 + 流程优化,压缩通关时间:指派业务专家 “一对一” 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新能源产品检验检测的特殊要求,优化查检流程 —— 企业从报检到获取危险品包装使用鉴定证书(危包证)的时间直接压缩 50%,大幅缓解企业 “赶订单、抢时效” 的压力。

    “绿色通道 + 创新模式,提升通关效率”:专门开通锂离子蓄电池、光伏组件出口 “绿色通道”,创新实施 “集中申报 + 分证发运” 模式,结合预约查验、证书 “云签发” 等数字化便利举措,实现 “随报随检、快速放行”,让产品以最快速度抵达海外市场。

    二、 企业案例:光伏组件远销海外,海关帮扶增强出海信心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分公司是青海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海关精准服务的直接受益者。今年前 8 月,该公司累计出口光伏组件 1827 万元,产品凭借稳定的发电效率与绿色低碳属性,成功打入欧盟、日韩等高标准市场。

    “从产品标准对接、质量提升,到通关流程简化,西宁海关提供了全链条帮扶。” 公司总经理高鹏表示,海关不仅帮助企业破解了海外市场准入的技术壁垒,还通过效率提升降低了物流与时间成本,“这让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更有底气,也更有信心开拓更多海外市场。”

    三、 未来展望:持续深化合作,拓展全球新能源市场

    新能源产品出口的快速崛起,既是青海产业结构从 “传统能源” 向 “绿色新能源” 优化升级的生动体现,也是海关深化 “放管服” 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成果。

    西宁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推动 “企业所需” 与 “海关所能” 的精准对接: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与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的 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合作,帮助企业享受更多国际通关便利;另一方面,将继续优化新能源产品出口服务方案,助力企业降低合规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青海新能源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多份额。

    生成海报